不同部位標(biāo)準(zhǔn)(以下數(shù)據(jù)僅供參考):
腋下:正常 36.0-37.2℃,超 37.5℃算發(fā)熱;
額溫 / 耳溫:超 38.0℃需用腋下 / 肛溫復(fù)核,復(fù)核超 37.5℃算發(fā)熱;
肛溫:正常 36.5-37.7℃,超 38.0℃算發(fā)熱。
注意:寶寶哭鬧、吃奶后或包裹過厚,體溫可能暫時升高,平靜 15-20 分鐘后再測。
0-3 個月:選電子體溫計(jì)(測肛溫),探頭涂凡士林,插入肛門 1.5-2cm,等蜂鳴;
3 個月以上:電子體溫計(jì)(測腋下)或紅外耳溫計(jì),腋下測時需夾緊 5-10 分鐘,耳溫計(jì)要清潔探頭、換耳套;
忌用水銀體溫計(jì),防汞中毒。
最佳時間:上午 10 點(diǎn)、下午 3 點(diǎn)(接近平均體溫);
頻率:
低熱(37.5-38.4℃)且精神好:每 4-6 小時 1 次;
中高熱(≥38.5℃)或精神差:每 2-3 小時 1 次;
服退熱藥后:1-2 小時后測,看效果。
室溫 24-26℃,穿寬松純棉衣;
手腳涼可裹手腳,手腳熱則少穿,自然散熱。
補(bǔ)水分:6 個月以下多喂奶,6 個月以上少量多次喂溫水;
溫水擦浴:32-34℃溫水擦額頭、頸、腋窩、腹股溝等,10-15 分鐘 / 次,忌酒精擦?。?/span>
少活動:讓寶寶多休息,減少產(chǎn)熱。
0-3 個月:體溫超 38.0℃,立即就醫(yī);
3 個月 - 3 歲:體溫超 39.0℃且服藥后 1-2 小時不退、發(fā)熱超 3 天、伴抽搐 / 呼吸困難 / 劇烈嘔吐 / 拒食 / 精神差,需就醫(yī);
3 歲以上:發(fā)熱超 5 天或伴上述嚴(yán)重癥狀,就醫(yī)。
記體溫:近 1-2 天的測量時間、數(shù)值及伴隨癥狀;
說用藥:告知醫(yī)生退熱藥名稱、劑量、時間及反應(yīng);
帶資料:疫苗本、既往病歷;
備用品:尿不濕、奶粉、換洗衣物。